轨压传感器是由硅膜片、电桥、放大电路三部分组成。当轨内的压力导致硅膜片形状变化时(近似于在150MPa时1mm),连接于膜片的电阻层阻值也将改变,改变的电阻值将引起通过5V电桥(慧斯登电桥)输出端电压变化,通过放大电路的处理,使新号端输出的电压在0-5V之间变化,ECU便根据此电压计
轨压传感器是由硅膜片、电桥、放大电路三部分组成。当轨内的压力导致硅膜片形状变化时(近似于在150MPa时1mm),连接于膜片的电阻层阻值也将改变,改变的电阻值将引起通过5V电桥(慧斯登电桥)输出端电压变化,通过放大电路的处理,使新号端输出的电压在0-5V之间变化,ECU便根据此电压计
湿度传感器测量精度:
和测量范围一样,测量精度同是传感器重要的指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对传感器来说就是上一个台阶,甚至是上一个档次。因为要达到不同的精度,其制造成本相差很大,售价也相差甚远。例如进口的1只廉价的湿度传感器只有几美元,而1只供标定用的全湿程湿度传感器要几百美元,相差近百倍。所以使用者一定要量体裁衣,不宜盲目追求。
生产厂商往往是分段给出其湿度传感器的精度的。如中、低湿段(0-80%RH)为±2%RH,而高湿段(80-100%RH)为±4%RH。而且此精度是在某一温度下(如25℃)的值。如在不同温度下使用湿度传感器.其示值还要考虑温度漂移的影响。众所周知,相对湿度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严重地影响着空间内的相对湿度。温度每变化0.1℃。将产生0.5%RH的湿度变化(误差)。使用场合如果难以做到恒温,则提出过高的测湿精度是不合适的。因为湿度随着温度的变化也漂忽不定的话,奢谈测湿精度将失去实际意义。所以控湿首先要控好温,这就是大量应用的往往是温湿度一体化传感器而不单纯是湿度传感器的缘故。
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的控温手段,或者被测空间是非密封的,±5%RH的精度就足够了。对于要求控制恒温、恒湿的局部空间,或者需要随时跟踪记录湿度变化的场合,再选用±3%RH
以上精度的湿度传感器。与此相对应的温度传感器,其测温精度须足±0.3℃以上,起码是±0.5℃的。而精度高于±2%RH的要求恐怕连校准传感器的标准湿度发生器也难以做到,更何况传感器自身了。物质研究中心湿度室的文章认为:“相对湿度测量仪表,即使在20-25℃下,要达到2%RH的准确度仍是很困难的。”
布袋除尘器的工作枣配原理
含尘气体从风口进入灰斗后,一部分较粗尘粒和凝聚的尘团,由于惯性作用直接落下,起到预收尘的作用。进入灰斗的气流折转向上涌入箱体,当通过内部装有金属骨架的滤袋时,粉尘被阻留在滤袋的外表面。净化后的气体进入滤袋上部的清洁室汇集到出风管排出。除尘器的清灰是逐室轮流进行的,其程序是由控制器根据工艺条件调整确定的。合理的清灰程序和清灰周期保证了该型除尘器的清灰效果和滤袋寿命。清灰控制器有定时和定阻两种清灰功能,定时式清灰适用于工况条件较为稳定的场合,工况条件如经常变化,则采用定阻式清灰即可实现清灰周期与运行阻力的配合。
除尘器工作时,随着过滤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