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处理第二步:DOC(柴油催化氧化)
DPF+DOC
直到进行至DOC这一部分,尾气才算是真正开始被“后处理”了,而DOC处理的对象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和,这两种化合物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DOC会通过一个提供氧气的装置,使进入DOC当中的有毒气体在DOC内部被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当前主流的DOC系统主要由载体和催化剂构成,在DOC的后端还会有一个监测DOC工作状态的传感器。此外,在目前阶段来说,DOC的转化效率通常能达到60%以上。
控制排放
汽车尾气排出的CO、HC碳氢化合物和NOx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将严重的影响气候。而三元催化器是装在汽车排气管路上的净化装置,其内部的净化剂可以将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换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而监控三元催化器的好坏的元件就是后氧传感器。其与前氧之间的电压差变化来判断经过三元催化器的气体是否已经净化。从而判断三元催化器的好坏,从而控制排放。
氧传感器一旦出现故障,将使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电脑不能得到排气管中氧浓度的信息,因而不能对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会使发动机油耗和排气污染增加,发动机出现怠速不稳、缺火、喘振等故障现象。因此,必须及时地排除故障或更换。
物理结构,enclosure用支承、连接电动机、传动机构、开关、手柄及附属装置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电动工具实体的外层结构件。
按材质来分,外壳可以分为金属外壳,塑料外壳等。
汽车车身外壳绝大部分是金属材料,钢板、碳纤维、铝、强化塑料等,不同用途的汽车外壳、不同部位的材料不同。一般是钢板,奥迪车是铝,是碳纤维,悍马H2的引擎盖是强化塑料的。早期的轿车车身沿用了马车车身结构,整个车身以木材料为主。1912年由爱德华·巴成了全金属的车身,1925年文森卓·兰西亚发明了承载式车身,车身由钢板冲压成型的金属结构件和大型覆盖件组成,这种金属结构的车身一直沿用至今,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镀锌薄钢板
从20世纪70年始轿车车身钢板采用镀锌薄钢板。镀锌薄钢板广泛应用在汽车上,这是因为它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早年人们在试验中发现,将铁和锌放入盐水中,二者无任何导线联结时,铁和锌都会生锈,铁生红锈,锌生“白锈”;若在二者间用导线联结起来,则铁不会生锈而锌生“白锈”,这样锌就保护了铁,这种现象叫牺牲阳极保护。工程师正是将这种现象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生产了镀锌钢板。 经研究,在镀锌量350克/平方米(单面)时,镀锌钢板在屋外的寿命(生红锈),田园地带约为15一18年,工业地带大约3一5年,这比普通钢板长几倍甚至十几倍。